2024年12月31日,由阳光电源能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合肥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的2024年度产学研科技项目汇报会在阳光电源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全面回顾了恒爱精诚团队本年度多个科技项目的丰硕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具有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展现了产学研结合的深度融合与强大推动力。
图1 2024年度产学研科技项目汇报会议现场
会议伊始,首先由张兴老师进行开幕致辞,讲述恒爱精诚团队与阳光电源多年产学研合作推进了产业和学术上的共同进步,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随后,带来了题为“弱联网大微网与多机协同控制研究”的汇报,介绍了团队围绕宽频振荡、孤岛故障及微网稳定性开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分时调制融合控制技术和镜像电源及弱微网暂态控制等策略。
图2 张兴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随后,马铭遥老师分享了针对光伏逆变器风道堵塞的诊断系统研发进展,围绕实时数据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风道堵塞位置的精准定位,为提升光伏设备运行效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图3 马铭遥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杨淑英老师聚焦于电动车驱动电机在高转速条件下的控制优化问题,通过设计多模式调制策略,解决了高转速下谐波损耗增加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更优的动态性能,显著提升了电动车的控制水平。
图4 杨淑英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王佳宁老师针对双向变换器方案自动化原型设计技术展开汇报,通过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双向变换器的自动化设计,报告展示了模型在多个制造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价值。
图5 王佳宁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谢震老师进行题为弱电网下构网型风电变流器传动链轴系振荡抑制及暂态再同步优化控制的报告,团队深入分析了风电机组传动链在弱电网接入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电网的交互行为,提出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振荡抑制策略。
图6 谢震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陈强老师进行了题为宽范围高效率微逆拓扑及调制策略研究的报告,重点研究了准单极式下SBB级联DAB型DC/AC变换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展现了优异的性能。
图7 陈强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会议中场,阳光电源曹仁贤董事长对以上研究工作表示肯定,并指出本次会议的目标是总结成果、明确方向,并鼓励各方秉持“创新、有价值、可落地”的合作原则,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图8 曹仁贤董事长发表讲话
王付胜老师针对三电平三相四线制逆变器的产学研工作内容进行汇报,提出了通过增加平衡桥结构来减少中性点电压波动的优化方案,优化了滤波电容和电感等关键参数,显著抑制了电流波动并提升电能质量。
图9 王付胜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紧随其后,马铭遥老师再次汇报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光伏电站短期功率预测的报告,研究针对丘陵地带和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光伏电站功率预测难题,提出了区域划分和动态升尺度权重分配的方法。通过异常数据清洗和数据重构技术,显著提升了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降低了光伏电站收益波动的风险。
图10 马铭遥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李飞老师汇报了新型电力系统下多机混合控制PCS稳定性研究,研究聚焦多机PCS在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阻抗调控的分布式无通讯互联方法,有效提高了多机系统在动态扰动条件下的稳定性。
图11 李飞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王涵宇老师汇报了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解耦控制策略的研究,针对多端口能量路由器中能量耦合问题优化变压器设计和动态解耦策略,实现多端口间能量流的精确控制和稳定运行。
图12 王涵宇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李明老师展开了基于无源性理论的并网变流器混合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汇报,设计了无源性理论并网型和孤岛型变流器的混合控制策略,避免了阻抗失配和频率同步问题。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器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条件下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图13 李明老师汇报产学研成果
图14 赵为副董事长发表讲话
最后,阳光电源赵为副董事长对本年度产学研合作的成果表示高度肯定,特别是在创新性、价值性和可实现性方面的技术突破。他指出,这些项目充分展示了产学研结合在解决行业核心技术问题上的巨大潜力和实际成效,强调要加强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课题协同,通过整合资源和聚焦核心领域,力争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前沿方向取得更大突破。赵为副董事长特别感谢科研团队的辛勤付出,并鼓励大家大胆创新,继续深入挖掘行业难题。他指出,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希望团队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不忘初心,开拓进取。